零售战升级,线上线下的流量之争
近几年腾讯开始快速涉足线下零售领域,现已经入股永辉超市、家乐福、沃尔玛等线下大型零售企业,阿里作为零售行业的巨头,最近几年异军突起的盒马鲜生、有良好大众基础的银泰百货依旧是阿里的线下零售销量的主力军。阿里和腾讯谁会是新零售行业的领跑者曾在业内外引起广泛讨论,现在新零售已经开始刺激企业变革,这个问题再一次引起广泛讨论。
新零售认知误区——线上企业向线下要流量
16年马云刚刚提出新零售这一概念的时候,许多主流媒体都认为阿里是想通过线下店铺为线上零售引来流量和用户,但分析阿里近几年的财务报表会发现这个理论并不成立。虽然线上零售增长幅度缓慢,但事实上,近五年阿里线上零售的增长幅度依旧高于30%,但是同期的线下零售额增长仅10%左右,线上的优势依然非常明显。
服饰依旧是支撑线下零售业销量的大头,虽然将线上线下分开运营,对品牌发展非常不利,可目前许多品牌还在采取线上线下非同款销售模式。
电商刚刚起步时,线上店铺凭借流量和边界优势迅速扩张,服饰做为最早进行线上销售的商品之一获得了极高的利益,但由于行业内的龙头企业仍然采取线下门店为主的扩展方式,限制了行业的持续发展。就此来看,服装品类若要迅速崛起,就必须要改变原有的运营方式,通过渠道整合,激活潜能,所谓新零售并不是线上企业的线上化,而是零售要素的一体化。许多业内从业者是只看到了线上和线下的流量交换,却忽略了两方面的结合更加深刻。
腾讯重在支付,阿里意在零售
我们分析腾讯和阿里的布局时基本可以看出两大方向:一、腾讯只持股不控股,以腾讯云的智慧门店系统实现门店数字化管理,再结合微信支付,实现精准的消费者画像,提高营销和广告效率,合作以连商多为连锁超市和多门店经销商为主;二、阿里的情况更加复杂,不仅控股银泰等线下连锁企业,又入股三江购物、新华都等区域商超企业,并孵化出盒马鲜生这一线上线下充分融合的产物,此外,也在运营智慧门店系统,从而加快推动品牌门店的运营。
从表面上看,腾讯的智慧零售和阿里的新零售的几乎没有区别,都是不断并购或者运用互联网技术将实体门店数字化,提高门店的营销价值,但目标却有本质不同。阿里在线下多为一线的参与者,内部孵化出盒马生鲜这类的新零售品牌,或者说,阿里只提供基础设施,难以将现有渠道充分融合,这其中涉及经营理念、品控、利益分配等诸多问题。
不同的出发点,目标自然不同。在我们看来,新零售应该摒弃流量渠道这一行业误区,走创新驱动的道路,促进行业的发展,也应该正视腾讯与阿里的零售战,从零售战中获得有用的信息,促进自身发展。

万店掌以AI场景识别+SaaS运营平台为架构基础,构建了高效巡店、神秘顾客、客流分析、AI分析、视频追溯、智能信发、数据分析等针对泛零售连锁企业的全链路数字化管理平台,并针对全行业提供开放平台。
成立至今,已服务4000+品牌,300000+连锁门店,每年超100%市场增长,客户群体为国内外大中型零售连锁企业,涵盖药店、便利快消、零食烘焙、汽车、餐饮、鞋服美妆等全域零售连锁行业。如果你也有数字化门店运营管理需求,欢迎点击下方按钮免费体验!
体验Demo